时间:2019-06-20 点击: 次 来源:网络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生物发光 谈起生物发光,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萤火虫。 在炎夏之夜的野外,人们经常看到点点流动的淡黄色或淡绿色闪光。有 时是单独一个,忽而又会成双成对。这便是从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发出 的“求偶信号”。雄萤先发出寻找配偶的闪光信号,“有意”的雌萤便发出 回答闪光,凭着这种奇特的“闪光”语言,它们便在夜幕中默默幽会了。 萤火虫的发光器,由发光细胞层和反光细胞层构成。发光细胞含有荧光 素和荧光酶,前者是光的产生者,后者是发光的催化剂。在荧光酶的作用下, 荧光素在细胞内的水分参与下,与进入的氧化合而发出荧光。荧光酶每次发 光后,因失去能量而“熄灭”,此时萤火虫体内的一种高能化合物——三磷 酸腺苷(ATP)便使荧光素重新产生,继续发光。 在海面上,有时会发现银色的光带,有时又会涌出一团火球,那就是海 洋生物发的光。海洋是发光生物云集的地方,它们像夜空中闪烁的点点繁星, 给黑沉沉的海洋深处染上了瑰丽的色彩。海绵、珊瑚、海洋蠕虫、水母、甲 壳类、蛤类、乌贼以及单细胞海生生物——海藻都能发光。 有一种称作“钓鱼者”的 ,又叫蛤蟆鱼,它生活在几十米至几千米 深的海底,几乎完全失去了游泳能力。 背鳍的第一棘特化为长长的丝状 “钓杆”,顶端有一个像盏小类笼的膨大的发光器。游过的鱼类常把在水里 摆动着的这盏小灯误认为是食物,上去就是一口,这时, 就把大嘴一张, 周围的水突然变成一股下陷流,随即又把“钓杆”往口中一甩, 就坐食 美餐了。 生物发光是“化学发光”的一种特殊形式。不同的生物,发光的形式也 不尽相同,一般说来有三种: 一种是细胞内发光、这种发光过程是在生物体内专门的发光器官里进行 的。萤光虫的发光属于此种。 另外一种是细胞外发光。即生物把荧光素和荧光酶排出体外而引起的发 还有一种是“共栖细菌发光”, 的发光属于此种。 的那盏小 灯笼里窝藏着一些发光细菌,它们靠 供给养料, 以它们为钓饵。 二者互相依存,形成一种特殊的共栖关系。 与人工光源相比,生物发光有着许多优点。电光源在发光过程中,灯丝 一般要烧到 3000℃的高温,90%以上的电能变成热能浪费掉了,因此叫“热 光”。如普通的电灯泡的发光效率不到 IO%,荧光灯也不过 25%。而生物发 出的是一种不放出热量的“冷光”,发光效率是 100%,可将化学能全部转 变成光能。 许多研究者正在深入探讨生物发光的机理,以求制造新型高效人工冷光 源。人类大规模使用冷光源照明的日子,已经为时不远了。到那时,屋内涂 有特殊发光物质的墙壁,白天接收阳光照射储存能量,夜晚便可“大放光明”! |
上一篇:高效率的催化剂
下一篇:气步 与化学武器